回歸到清水濕地的鳥況,初到這片濕地,並不覺得會有許多鳥,與挖仔尾或是一般的濕地比起來並沒有那樣的"濕",只看到一大片的旱地和民居,也沒有看到任何大砲及裝備,不過既然來了就隨意看看走走,畢竟,鳥兒是等出來的。就在我們隨意舉著望遠鏡看看瞧瞧,耳邊到是傳來不少陌生的聲音,我心想,這裡應該會有新朋友吧! 一抬頭,看到前方電線桿上的變電箱有一類家八哥在築巢,平時多見到羽色為全黑的八哥,這對眼周為黃色,羽色為褐色的家八哥。
接著,又在田中的籬笆上頭見到一隻棕背伯勞,繼上回在關渡水鳥公園看到的紅尾伯勞,這是第二次看到伯勞科的鳥。伯勞科的特徵我稱之為屠夫眼罩,一方面是因為伯勞的生性兇猛,吃葷食不說還會將補來的昆蟲先刺死在樹枝上,帶餓了才食用,另一方面覺得這個眼罩似乎與青蜂俠裡看到的如出一轍。看看這張照片,是不是覺得很殺呢?
在繼續往海邊的方向走去,一般田間的植被也慢慢變成了只有海邊才有的防風植物,如林投樹等,植物的高度也降為低矮的灌木。而耳邊的鳥鳴聲卻變得更加不同。我們沿著自行車道往海邊走去,路過後才發現兩旁的樹叢裡都躲著小鳥,因為在樹叢裡,只能在他們跳躍間捕捉模樣,完全無法透過鏡頭留影,跟比對圖鑑之後應該是又稱野鴝的紅喉歌鴝。
在這海邊我們也發現了兩種鶇科鳥,一是斑點鶇;一是赤腹鶇 。斑點鶇是高踞於籬笆上而赤腹鶇則是在低矮的枯枝頭上跳躍。
斑點鶇
赤腹鶇1
赤腹鶇2
在這個沿海的林地上也發現了兩隻高踞枝頭上的隼類,不過因為距離太遠且當時為逆光,連用望遠鏡都只能勉強看出顏色而無法判斷種類。
雖然這天我們在清水濕地僅短短地待了2個多小時,不過這裡鳥種的從鷺科的水鳥到陸鳥的留鳥或侯鳥都有駐足的痕跡。這在北部地區也是個很好的賞鳥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