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春節,這裡的有些水田已經開始放水插秧,不過仍可見到許多鴉科水鳥悠閒地在魚塭裡理羽或覓食。為數最多的當屬小水鴨,其次為花嘴鴨、琵嘴鴨,還有少數的綠頭鴨、尖尾鴨分布在不同的魚塭裡。
不同於上回,這次的鷸鴴科水鳥少了許多,尋遍了塭底一帶也不見黑琵的蹤影,雖然有些小失望,不過這回看到了整池的鳳頭潛鴉及數十隻的白冠雞,也算是新的收穫。
鴉影點點
鳳頭潛鴉 Tufted Duck L40~47cm
下胸、脇為白色的雄鳥,不過換成冬羽時,就看不到黑、紫色頭頸部而與雌鳥相似
雌鳥的胸、腹以下為深褐色
鳳頭潛鴉為普遍冬侯鳥,沒想到第一次見到牠,就是這麼一大群。比起其他雁鴨膽子似乎比較大,儘管我們就站在池邊,鴨群仍老神在在不為所動。
繁殖於歐亞大陸北部及中部,冬天則南下到歐亞大陸南方,如南歐、北非、印度、中國華中、華南、東南亞及日本都有牠們的足跡。因此在每年十月雁鴨季開始至隔年四月左右,湖泊、草澤及魚塭等地可兼其蹤影。話雖如此,自賞鳥以來,跑了這麼多個濕地水域,這是第一回見到鳳頭潛鴉。或許牠們也是有特定的地域性。
白冠雞 與紅冠水雞同為秧雞科水禽,或許是牠的白冠及略長的脖子,讓白冠雞看起來就是比紅冠水雞優雅許多。尤其是成群在池裡游水的模樣,頗像是小隻的黑天鵝。
白冠雞 Eurasian Coot L36~39cm
白冠雞廣布全球,從北半球的歐亞大陸到赤道旁的新幾內亞,再往南到澳洲、紐西蘭都有白冠雞的棲地。
魚鷹 在處處是魚塭的塭底,當然也少不了魚鷹,雖然上回在新店廣興看了不少,不過有圖有真相還是頭一回。
魚鷹也屬於冬侯鳥,顧名思義,為善魚抓魚的猛禽,除了有著猛禽類強而有力的腳爪外,腳趾皮膚也鱗刺化有如倒勾一般在抓到魚後,還能僅僅摳住,使獵物不會在飛行途中掉落。
以下連結可看到魚鷹捕魚的精彩鏡頭,一定要看到最後喔!!
http://www.youtube.com/embed/nA3LtXnNIto?feature=player_embedded
魚鷹 Osprey L50~66cm
五枚指叉十分清楚
黑尾鷗 Black-tailed Gull L44~48cm
下圖前方這隻應該就是成鳥了,不知牠是鷗爸爸還是鷗媽媽,只知道整群小鷗都跟著這隻白鷗跑,白鷗飛到哪裡,小鷗們就飛到哪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