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了一圈,終究是些鶇呀!喜鵲的。到最後還是讓大民call回來,他們的等待果然是有代價的。三隻金翅雀先是在目標物附近的樹梢上觀望,待確定安全無虞後,在次第飛下來享用大餐。
金翅雀的英文名字為Green Finch。剛開始怎麼看都覺得她明明是褐色的,直到看到一張陽光下的金翅雀,才發現他的背羽其實是帶著些許橄欖綠的。
而牠也是我們的第一種雀科鳥。雀科鳥普遍存在於除了澳洲外的四大洲,棲地則從山林到灌木叢、平原都有。嘴形粗短如圓錐狀是雀科鳥的特徵。由此可知,牠們的食物多以堅硬的果實、穀類或種籽為主。所以他們是吃素的喔!
至於金翅雀則是台灣的度冬客,牠們原來的棲地在北方的西伯利亞、中國東北、庫頁島、日本群島及朝鮮半島。但是在金門及馬祖也可見到牠們留下來作為常住客。
金翅雀 Oriental Green Finch L14cm
吃著小米的金翅雀還會剝殼喔

比起金翅雀,我更喜歡顏色豐富的花雀。鳥如其名,花雀背上有著如波浪般的翼帶,配上橙色的圓領背心,非常可愛。
可愛的花雀同金翅雀一樣,從寒冷的北方來到台灣度冬。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網站。牠們分布的範圍比金翅雀更廣,從歐洲、到亞洲、地中海沿岸的少數北非地區都有花雀的蹤影,族群數量雖然有遞減的跡象,但目前為止還不用擔心。我想依地利之便,台灣的金翅雀應該是從中國華北、華中地區過來的吧。
下圖則為剛吃完桑葚的雌鳥,胸前橙色較深,頸部的灰黑色也較淡
花雀 Brambling L16cm
穿梭在桑葚枝葉間的花雀
漂亮的背部特寫
雄鳥繁殖羽由頭、背皆轉為並帶有淡色翼緣。明顯的黃嘴尖端帶著一點黑也是特徵
看完兩大名角,既然到了金山,我們就順到往清水濕地巡視一下。
既然是濕地,這裡的水鳥自然不少,一停好車,一隻魚鷹就從頭上飛過。再沒走多久,路邊的圳溝裡游了一對恩恩愛愛的白眉鴨。
雁鴨科中體型最大的花嘴鴨
下圖的三位始終在一起,雖然途中有因為爭食而稍稍分離,但似乎不影響牠們的感情。不過那為白色姑娘還是身分不明。
奇怪的綠頭鴨三人組,其ˊ中一隻公鴨還突然間踏水而行
綠頭鴨的正面特寫一張,一看就覺得他的嘴很硬,難怪有句俗話:死鴨子嘴硬。其實活鴨子也是吧。
為什麼放了那麼多張綠頭鴨呢?其實我是第一次這樣暢快痛賞如此近距離的綠頭鴨。第一次見到綠頭鴨是在關渡公園的二樓觀景台,還得透過單筒才有辦法辨識那裡的雁雁鴨鴨。這樣亮橙橙地看著他發光的綠頭及像是刻意上了小捲子的尾羽,再真真正正的看著鴨子一步一步地划水,這才是賞鳥之樂吧。
話說,為什麼鴨子的羽毛可以這樣光亮呢?因為鴨仔的屁屁有著豐富的皮脂腺,他們總是不時地位牠們的羽毛上油打亮,這樣才防水也助於飛行。
這裡還有愛潛水的小鷿鵜,不過總愛躲在陰暗處,不喜入鏡,故不上相,只在這裡稍做點名。接著點名的還有白冠雞。
同樣是在清水濕地附近,這裡至少看見三隻以上的紅隼,有飛行版、停機版。停機版則是第一次見到。
停機版紅隼
我是3月5,7,8,10四天都去金青,除了拍花雀外,當然金翅雀、白冠雞、小鷿鷈、白眉鴨、戴勝、領角鸮、部分白化黑臉鵐、藍磯鶇、樹鷚也都一併入鏡!只有紅隼飛行版跟停機版反應來不及沒拍到外 >_<
回覆刪除果然勤勞還是有獎品,領角鴞就從沒在金青看過。應該再更勤快一點。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