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2013/2/12水鳥樂園---鰲鼓溼地

    嘉義東石的鰲鼓溼地森林園區是2012年底才正式開園,占地一千三百公頃的國際級生態保育濕地。早在開園前,就聽說這樣一個賞鳥的好地方,趁著農曆新年南下到北港朝天宮拜拜,特別計畫著回程途經鰲鼓,體驗一下這樣一個賞鳥的好地方。

    初三早上八點半,入園的車子並不多,沿著堤防往北走,設了許多賞鳥牆,讓遊客在不打擾到水鳥的情況下,又能近距離的賞鳥。牆上也貼有鰲鼓當地的常見鳥種介紹,讓對鳥種不熟悉的民眾能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沿岸的賞鳥區分為南、北提、西提形成一環狀路線,可供自行車及小客車行駛。另外還有行人休憩步道,可走在樹林中可觀察陸鳥。

    在這個冬末春初的季節裡,算是鳥況非常好的時候。算一算新入手的鳥種有十餘種之多,更別說是常見的普遍冬候鳥就有二、三十種。例如:小鷿鷈、小水鴨、琵嘴鴨、尖尾鴨等雁鴨科水鳥。全年可見的留鳥如紅冠水雞、白腹秧雞還有已定居在此成為留鳥的猛禽黑翅鳶。


琵嘴鴨,在台灣也是普遍冬侯鳥。第一次見到牠是在關渡水鳥公園,可見由南到北都有牠們的足跡。特徵是牠們的琵型嘴,比一般的鴨嘴更扁一些。再來就得靠牠們繁殖羽來辨識。雄鳥的特徵最明顯,牠們到了繁殖季,會換戴墨綠色金屬光澤的頭套,牠的黃色紅膜也更加明顯。
而雌鳥的便是就比較困難,因為大多數雁鴨科雌鳥少了雄鳥亮麗的繁殖羽,需要藉著身上其他小地方來加以辨別。例如小水鴨臀部的綠色斑塊、琵嘴鴨的琵型嘴、白眉鴨的眉線等。


琵嘴鴨,已轉為繁殖羽的雄鳥


小水鴨,由牠近尾部有一綠色斑塊來辨識牠為小水鴨。
小水鴨


高翹鴴,在鰲鼓溼地高翹鴴的數量也很多。




下圖中的三隻高翹鴴,由左開始為已轉成繁殖羽的公鳥,由其頭頸全白及略帶著墨綠色金屬光澤來辨識;另外兩隻為已轉成暗褐色繁殖羽雌鳥。



黑面琵鷺,今年到台灣度冬的黑琵數量想必不少。從第一次到台南七股到宜蘭塭底,再來到鰲鼓溼地。就這三回不同地點欣賞黑琵的經驗來說,塭底近距離的黑皮最能讓人感受到牠小心翼翼、群起群落的憨實個性,台南七股則是遙不可及的只能透過單筒遙望形影。而在鰲鼓溼地透過雙筒就能看見可愛的黑琵成群的排排站在對岸的濕地或休息或覓食。也能看到整群黑琵飛過天際的壯觀畫面。

    起初只見由遠方飛來一群白色的鳥,想說這樣大的數量應該是某種燕鷗吧!等到距離越近,用雙筒時也沒想過是黑琵,直到用相機拍下,拉近一看才知道是滿天的黑琵正從上方飛過,往濕地的另一岸飛去,想到這種全球數量不過兩千多隻的白色大鳥居然選擇台灣這塊小小的海島過冬,心裡又是滿滿的感動。










赤頸鴨,其實在今年初到台中石岡水壩看唐秋沙時就已經看過赤頸鴨,不過像這樣一大群且近距離觀賞真的是第一次。赤褐色的脖子是牠命名的特徵。由鼻子經過額頭到頭頂有一道白線。





尖尾鴨,這是我們首見鳥種。其實海邊滿滿可見尖尾鴨公鴨及母鴨,不過回到家才發現竟然只拍到這張母鴨翹屁股的畫面。或許是因為我們來的早,趕上牠們的早餐時間,尖嘴鴨們個各倒栽蔥在水裡找魚吃,琵嘴鴨則是忙著用牠們的琵行嘴嘴掏著水塘裡的泥漿覓食。

    尖尾鴨為台灣各地常見的冬侯鳥,主要繁殖地在北美洲及歐亞大陸北部。主要度冬地區為中美洲、非洲中國華南、印度、東南亞等地。每年九月中旬開始,可在台灣各地見到牠們的蹤影。台北的關渡水鳥公園也看的到牠們。牠們尖而上翹的尾羽是牠們最大特徵。



尖尾鴨    Northern Pintail    公鴨 L61~76cm,   母鴨 L51~57cm

    在這裡還有同屬於普遍東侯鳥的鸕鶿。牠黑壓壓身軀,配上一張長嘴的外型並不討喜。不過上百隻的黑色大鳥停棲在濕地周圍的枯枝上頭,如同老鷹一般,也是頗為壯觀。


鸕鶿


    看了雁鴨科、鴴科、鷺科,海濱溼地當然少不了的就是鷸科水鳥,而每每看到鷸科鳥也是我們最傷腦筋的時候。因為鷸鴴科水鳥體型、羽色非常相近,不過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就是另一種鳥。常見的鷸種如鷹斑鷸、機鷸、青足鷸等在這裡就不多贅述,首發表的鷸種則有大勺鷸、翻石鷸兩種。

大勺鷸/白腰杓鷸    看著圖鑑時,常想著怎麼會有嘴會這樣長的水鳥,嘴的長度可以達到頭長的三倍以上,嘴前端又向下勾。不過當知道了牠們的覓食方式及食物來源就不難理解為甚麼老天爺給牠們這樣的吃飯傢伙。牠們以長嘴深入泥中,因為嘴上有感覺神經可探測食物,以無脊椎動物為主食。

    大勺鷸的繁殖地主要在北方的西伯利亞、蒙古北部及中國東北。入秋後便陸續南下到非洲、中東、南亞、中國南部及東南亞地區度冬。

    大勺鷸廣泛分布於全球,但近十年來數量日益減少,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在2012年將大勺鷸列為接近受脅(Near threatened)的鳥種。
http://www.iucnredlist.org/details/106003012/0



大勺鷸    Eurasian Curlew    L50~60cm


整群大勺鷸在遠處海濱休息的情景

翻石鷸最明顯的辨識點應該是牠的鮮紅色長腳,擁有紅色腳的鷸科水鳥並不多,再加上牠短而尖的嘴喙便足以和其他鷸科水鳥做區別。而我們今天恰巧是在牠已轉成紅褐色繁殖羽後發現牠,就更加容易了。


翻石鷸    Ruddy Turnstone    L21~26cm





赤足鷸    另外一種紅腳妹妹就是赤足鷸,但是與上圖翻石鷸的嘴喙比起來長且細了許多。

    赤足鷸的繁殖地在歐亞大陸、蒙古及中國東北等地,冬天時便遷徙南方過冬,為常見冬侯鳥。


赤足鷸    Common Redshank    L27~29cm



還有一種鷸科水鳥,我們翻了很久的圖鑑,已黑色腳、嘴前端下彎來推測應該是黑腹濱鷸。既然名為黑腹濱鷸為什麼沒有黑色的肚子呢?因為黑色的腹羽要等到她換成繁殖羽後才看的到,只好期待再相會囉。


 


黑腹濱鷸    Dunlin    L16~22cm



    這次還有一種新的鷸科水鳥是回家後比對圖鑑後,才發現的新鳥種----太平洋金斑鴴。

      下圖這隻為非繁殖羽金斑鴴,在台灣為普遍冬侯鳥。因為身上的斑紋,乍看之下會認為牠是鷸科水鳥,不過因為他少了鷸科鳥的長嘴,鴴科覓食方式及活動地方也也完全不同。體型上來說,鴴科體型通常較圓潤,而嘴短是因為牠們主要攝食地面上的軟體動物或甲殼類動物,活動區域為潮間帶、沙洲。而鷸科水鳥則已長嘴為主,攝食水面下的無脊椎動物。

    金斑鴴主要繁殖地在亞洲大陸北部、美洲阿拉斯加西部。度冬區域則以冬非、印度、東南亞至太平洋島嶼皆有。


太平洋金斑鴴    Pacific Golden Plover    L23~26cm

鰲鼓濕地處西南沿海,水域廣大,自然少不了鷗科水鳥,紅嘴鷗就是其中最大族群。不過沒想到,在濕地處處可見的紅嘴鷗,回家後竟找不出一張可以放上來的照片。就像尖尾鴨,幾乎每個賞鳥牆都可見到,在欣賞數大便是美的現場,特寫照就顯得不重要了。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至少透過單筒差強人意的翻拍了一張裡海燕鷗的可辨識照。




    除了水鳥外,其實還可見到澤鵟及黑翅鳶等猛禽,只是礙於距離,只能透過望遠鏡將三隻黑翅鳶定點飛行的畫面刻印在腦海裡。

    這次的鰲鼓之行總共花了一個整天,但仍意猶未竟。現在已見黑面琵鷺開始換繁殖羽,打算待三月份繁殖羽變裝完成時再來看看這些好朋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