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2013/03/23關渡平原上的東方白鸛

本以為沒機會再見到白鸛,繼上回在關渡自然公園二樓平台上看過空中飛翔的東方白鸛後,連續去了幾次都撲了空。而今日完全是無心插柳,因為原本的目標是羅文鴨,從西南賞鳥區一路走過來直到賞鳥小屋,都沒有羅文鴨的蹤影,還幾次錯把小水鴨雄鳥當作羅文鴨。於是,扛著裝備往最後一站---自然中心,希望執勤志工指點一下羅文鴨的位置。

就在與值勤志工詢問時,眼尖的大民已經由高蹺鴴餐廳外的平台上看到東方白鸛,就在我們架好單筒後,仔細一看,居然有兩隻相鄰而站,都在最遠處的草澤邊覓食。與上回的驚鴻一瞥比起來,今天真是白鸛格外眷顧,在池邊覓食了許久,讓我們細細比對了眼周紅色的裸皮及淡紅色的長腳,也看了牠們的覓食秀。

因為距離太遠,由鏡頭捕捉到的畫面看不出來牠的黑嘴、紅腳,不過站在台灣最大的鷺科鳥---蒼鷺旁邊時,就可知道這位黑羽白身子的長腿姐姐不可能有別人了。

下圖為模糊版,不過可明顯看出兩隻黑屁股的巨型鳥在畫面的兩側

下圖為鏡頭拉近後的辨識版本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2013/3/21野柳的歐亞雲雀

    賞鳥至今也快一年了,口袋鳥種數量已接近一百五十種,要在每回出巡中都有新收穫已經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不過賞鳥本不是為了追求鳥種的數量,而是欣賞鳥兒一舉一動間的剎那之美。而神奇的大自然賦予了侯鳥總是要回到自己出生地才肯繁殖的天性,儘管返家的路很遠,中間過程的風險也很大,就如同鮭魚總要歷經滄桑、傷痕累累地回到出生地才產卵、孕育下一代,我想是同樣的道理。

也有些鳥種不需要這般南北奔波,終年只待在一處,在這裡出生、成長、在每年繁殖季時尋覓另一半,孕育下一代,我們稱之為留鳥。

而今天我們在野柳看到的新鳥種就是屬於留鳥的小雲雀。不過上了野柳蛱這麼多回,竟是在這春過境時節遇上牠。就在我們下山時經過的石板路上,遠遠就看見這類麻雀的鳥兒沿著路邊的草叢拾取草籽之類的東西,一路走走跳跳,我們跟了一會兒,牠才警覺到而飛進山邊的樹林子裡。

這隻類麻雀小不點兒起先我們以為牠只是麻雀,捕捉到鏡頭之後發現他帶有特別的腮幫子及些許冠羽,查了鳥書之後,覺得牠應該是百零科的雲雀或小雲雀。雖然不是很肯定,但在與上回鹿角溪看到的歐亞雲雀一比之下,還是認為牠是小雲雀。

後來詢問過老師,原來根本是誤會一場。一直認為的在鹿角溪濕地的歐亞雲雀其實是留鳥小雲雀,而這回在野柳看到的才是歐亞雲雀。

首先,體型上歐亞雲雀的身材較胖短,這點符合我們在野柳看到的;另外,在這個春過境的時節,會出現在野柳峽的通常是過境鳥,這點就符合歐亞雲雀稀有過境鳥的習性。



小雲雀    Eurasian Skylark    L15.5-18cm









時常在離開野柳的停車場上空都可以見到在天空盤旋的黑鳶,今天同樣也看到四、五隻黑鳶在天空盤旋,不過不知道是因為老成鳥的關係,這隻黑鳶看起來有些狼狽。



同樣要右轉往金山濕地巡視,這回總算拍到黑頭文鳥辨識版。

這回牠與一群斑文鳥一同出現,在芒草端啃著種子。




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32013/3/19大圓廣興堂之赤喉鷚

        有幾個科的鳥種總是讓我看的霧煞煞,例如百靈科的雲雀與鶺鴒科的樹鷚(音同"六")、大花鷚等,再加上鵐(音同"烏")科鳥,牠們都同樣有著類似的背紋。每每看到這種類麻雀鳥種,必先把握時間把照片拍好,待回家後才有辦法慢慢比對、識別。

在這個十次有八次會槓龜的無緣之地,大園。不過我們還是抓了一種新鳥種回家---赤喉鷚。


剛開始發現牠就是在這已經插了秧的田地裡,而這裡也同樣是我們第一次看到大花鷚的地方,因此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大花鷚,就在我們一步步確認牠的腳色、翼帶、大小等特徵後,幾乎就確定牠是大花鷚了,直到牠轉到正面時,明顯的棕紅色就出現在牠的喉、頸部,而這個赤紅色繁殖羽的特徵是其他鷚屬鳥所沒有的,因此我們確定牠就是書上的赤喉鷚。


    赤喉鷚在台灣,因地區而異,屬於不普遍的冬侯鳥或是過境鳥。繁殖於歐亞大陸的北部至庫頁島,冬天則南下到非洲、南亞、東南亞等地。根大花鷚一樣,飛行成波浪狀,喜歡在開闊的平原檢食種子或蟲子。



赤喉鷚    Red-throated Pipit    L15cm








牠也吃葷喔


這張面如關公照就可確定牠的身分了



下圖就是大花鷚,喉頸部是不是乾淨多了?另外一個辨識點就是大花鷚的站姿較挺、個頭也較大。

再來點名一下其他的鳥種
1.彩鷸雌鳥


2.白鶺鴒

 正要起飛的白鶺鴒


  最近已經陸續看到中白鷺及小白開始換裝,很期待大白的夏羽。
3.大白鷺(冬羽)


4.平衡感超好的夜鷺,站在鋼索上可是一點都不會晃動喔!
當風吹過來繩子搖晃時,牠們的頭與身子似乎是分開的,頭部永遠是定住不動的。


5.田野地方褐頭鷦鶯滿滿是


6.突然間路邊傳來連串的小彎嘴叫聲,一抬頭就抓到三隻同站在樹梢

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

2013/3/15羅東五十二甲之鷸科大測驗

    今天起個早往宜蘭五十二甲跑,希望趁早能見到更多的鳥兒,以補上回的缺憾。

到了目的地其實也快八點了,算不上早,不過已滿見沙洲上點點鳥影,或鷸或鴴,或鴨或鷺,總之多的數不完。果然透過單筒及相機把這些鷸科水鳥一一點出名來。除了大把大把的青足鷸外,花了很大的功夫,我們才從中辨識出了鶴鷸、長嘴半蹼鷸、滸鷸、長趾濱鷸還有流蘇鷸。要辨識這些鷸,除了注意幾個特徵,如鶴鷸有著紅色的腳及紅色的嘴基;彎嘴賓鷸雖然跟黑腹濱鷸一樣有著黑腳及微微下彎的嘴,但彎嘴濱鷸的嘴比起黑腹濱鷸又長了許多。


下表為這次辨識鷸科後整理出來的對照表。感覺上先用一些特徵如嘴色、腳色、嘴端上揚或下彎來判斷,再加上大小尺寸作為篩選條件,應該就不會差太多。不過我們的鷸科知識仍有限,未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種類 嘴色 腳色 身長(cm)
長趾濱鷸  黑嘴、略下彎 亮黃 13-16
黑腹濱鷸 黑嘴 16-22
彎嘴濱鷸 黑嘴 18-23
鷹斑鷸 嘴黑、嘴基黃綠 黃、黃綠 19-23
長嘴半蹼鷸  黑褐、嘴基黃綠 黃綠 24-30
鶴鷸 黑嘴、下嘴基紅   29-33
青足鷸 灰黑色、嘴端上翹 青綠 30-35
流蘇鷸   多變 20-32



    以上這幾種鷸中,最讓我們頭大的流蘇鷸,雖然牠是以脖子上有著美麗流蘇來命名的,但因為流蘇要等到換成繁殖羽時才看的到,來台灣過境或度冬的流蘇們還沒完全換裝,因此最沒有把握的就是牠。牠的腿色及嘴色多變,除了大小外(雄鳥30cm,雌鳥25cm),目前還沒歸納出辨識牠的方法。不過比對了圖鑑及網路上諸多照片後,還是覺得牠就是流蘇鷸,若有錯誤,只待日後改正。


    流蘇鷸為稀有的過境鳥,不過在某些地區也有牠們度冬的紀錄。若不是看過網路上的繁殖羽的照片後,很難想像這樣的鳥能夠長出流蘇般的領子,難怪稱為流蘇鷸。

    按我一下,參觀一下美麗的繁殖羽照片。流蘇沒有固定的顏色,有黑、有白、有棕紅等顏色。就像換了貂皮大衣一般,成為美麗的貴夫人。


    下圖東方環頸鴴與流蘇鷸同時入鏡,可見流蘇鷸比起東方大了許多。



流蘇鷸    Ruff    雄鳥26-32cm, 雌鳥20-26cm




胸脇有黑或褐色粗斑的特徵也吻合





左邊兩位才是流蘇鷸喔


     接下來的彎嘴濱鷸為普遍的過境鳥,黑嘴、黑腳在配上下彎的嘴,其實並不太難辨識,與他相近的就是黑腹濱鷸,不過黑腹的的嘴、腿都短了一號。

   彎嘴濱鷸的繁殖地遠在西伯利亞的苔原帶,秋天時就南遷到非洲、中東、東南亞及澳洲過冬。如同一般的鷸鴴科鳥類,最喜出沒於水田、沙洲等有水有蟲的地方覓食。



彎嘴濱鷸(滸鷸)    Curlew Sandpiper    L18-23cm


嘴黑、腳黑、嘴端又下彎的彎嘴濱鷸,的確比黑腹濱鷸修長不少





會注意到長趾濱鷸是因為牠竟然比身旁的東方環頸鴴還小,以這樣迷你身材在鷸科鳥類種病不多見。配合觀察到牠澄黃色的腳及特別長的前三趾,就更確定牠的身分了。



長趾濱鷸(雲雀鷸)    Long-toed Stint    L13-16cm






    連續看了這麼多鷸,應該很多人不能理解為甚麼有人會想分辨出這些鷸的種類,反正看起來都一樣,習性也差不多。我只能說這就是賞鳥的樂趣。我一開始也是站在不能理解的那一方,在賞鳥快一年之後,也開始中了毒,而且越來越深。


現在來換換鷺科鳥,比起鷸鴴科,鷺科鳥就離我們近了許多,從大白鷺、中白鷺到黃頭鷺等,大家都稱牠們為白鷺鷥。其實真正在台灣繁殖的鷺科鳥種算算也有八種。我們今天看到的新鳥種---紫鷺,牠是一種來台度冬的侯鳥,飛翔的時候非常的美麗。

發現牠時只有孤身一人,怔怔地看著水邊,動也不動。想說以鷺科習慣應該可以慢慢觀察,沒想到一接近,牠就飛走了。

查了圖鑑之後才知道,紫鷺喜好游走於淺水草叢或蘆葦叢覓食,警戒時則會靜止不動,就像我們看到的一樣,確認有危機則立即振翅飛走。


紫鷺    Purple Heron    70-90cm


    看了一上午的鳥,決定打包收工前再去塭底巡視一下。沒想到就在塭底我們竟遇上了正在觀賞青頭潛鴨的的鳥友。沒想到這隻潛鴨就這樣被我們收入袋中,一點兒也不費工夫。

    池中央,游著兩三隻的鳳頭潛鴨。其中一隻就是青頭潛鴨雄鳥。雄鳥的黑頭明顯,有著特別的白色眼睛。此外,雄鳥的頭頸部在陽光下帶著金屬藍綠光澤,這也是他名字的由來。

    據圖鑑上說,鳳頭潛鴉個性膽怯,雜處於鳳頭潛鴨群中。繁殖於西伯利亞及中國東北,但因棲地日漸減少,全球數量上也處於瀕危等級。


青頭潛鴨    Baer's Pochard    L45-47cm


塭底,顧名思義這裡有許多的魚池、池塘及濕地。就在我們在各個池塘巡邏之時,還發現了又名磯雁的紅頭潛鴨。

下圖左才是紅頭潛鴨,圖右則是鳳頭潛鴨


紅頭潛鴨    Common Pochard    L42-49cm

    原本在池中有兩隻紅頭潛鴨混處於一群鳳頭潛鴨中,後來突見其中一隻站起快走於水面上,之後就飛起消失了。原來這就是圖鑑上說的助跑動作!




最後再加贈一張鳳頭潛鴨雄鳥玉照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2013/3/13初訪宜蘭五十二甲

    第一次造訪宜蘭五十二甲路,發現這裡除了有東台灣特有的好山好水外,這裡的留鳥種類跟台北比起來也有些許不同。在這裡我們見到了黑頭文鳥,雖然只是驚鴻一瞥,讓我們對總是黑黑灰灰的文鳥鳥有新的認識。

    在查閱了圖鑑之後,才知道原來黑頭文有有分原生種與外來種。外來種的頭、身顏色差異大而原生種的頸胸之間顏色較為模糊。所以,看來我們今天所見是屬於外來種的黑頭文鳥。雖然圖鑑上說台灣原生種現只出現在東部地方,看樣子也不是那麼容易見到的。

    相機捕捉到的畫面非常不清楚,完全看不出來黑頭與橘身的對比,唯一最大特徵就是牠的鉛灰色大嘴。
黑頭文鳥    Black-headed Munia    L11cm

除了黑頭文鳥外,東部的緋秧雞似乎也比較大方,我們就在路邊觀看牠的覓食秀。





其實在這片沙洲上我們透過單筒還看到了鶴鷸及長嘴半蹼鷸,不過因天色昏暗,距離遙遠無法用相機捕捉更清楚的畫面。聽附近的居民說,這裡一大清早的鳥兒比我們傍晚時還要多,所以下次來這裡賞鳥可要更早出門了。

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2013/3/12金青的新朋友

本想說周二的上午應該平靜無人的金山青年活動中心,沒想到在幾個熱門點早就有人等著限時上檔的大明星花雀金翅雀熱鬧程度不亞於周末。不過賞鳥這種事,來的早不如來的巧,據說我們到之前十分鐘,一整群的金翅雀才剛飛走,據說長則一小時才會再回來。於是我就先滿園趴趴走,看有甚麼其他的寶貝吧。




        繞了一圈,終究是些鶇呀!喜鵲的。到最後還是讓大民call回來,他們的等待果然是有代價的。三隻金翅雀先是在目標物附近的樹梢上觀望,待確定安全無虞後,在次第飛下來享用大餐。


        金翅雀的英文名字為Green Finch。剛開始怎麼看都覺得她明明是褐色的,直到看到一張陽光下的金翅雀,才發現他的背羽其實是帶著些許橄欖綠的。




    而牠也是我們的第一種雀科鳥。雀科鳥普遍存在於除了澳洲外的四大洲,棲地則從山林到灌木叢、平原都有。嘴形粗短如圓錐狀是雀科鳥的特徵。由此可知,牠們的食物多以堅硬的果實、穀類或種籽為主。所以他們是吃素的喔!

    至於金翅雀則是台灣的度冬客,牠們原來的棲地在北方的西伯利亞、中國東北、庫頁島、日本群島及朝鮮半島。但是在金門及馬祖也可見到牠們留下來作為常住客。



金翅雀    Oriental Green Finch    L14cm






吃著小米的金翅雀還會剝殼喔










比起金翅雀,我更喜歡顏色豐富的花雀。鳥如其名,花雀背上有著如波浪般的翼帶,配上橙色的圓領背心,非常可愛。

可愛的花雀同金翅雀一樣,從寒冷的北方來到台灣度冬。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網站。牠們分布的範圍比金翅雀更廣,從歐洲、到亞洲、地中海沿岸的少數北非地區都有花雀的蹤影,族群數量雖然有遞減的跡象,但目前為止還不用擔心。我想依地利之便,台灣的金翅雀應該是從中國華北、華中地區過來的吧。

下圖則為剛吃完桑葚的雌鳥,胸前橙色較深,頸部的灰黑色也較淡


花雀    Brambling    L16cm



穿梭在桑葚枝葉間的花雀





漂亮的背部特寫

雄鳥繁殖羽由頭、背皆轉為並帶有淡色翼緣。明顯的黃嘴尖端帶著一點黑也是特徵





看完兩大名角,既然到了金山,我們就順到往清水濕地巡視一下。

既然是濕地,這裡的水鳥自然不少,一停好車,一隻魚鷹就從頭上飛過。再沒走多久,路邊的圳溝裡游了一對恩恩愛愛的白眉鴨。




雁鴨科中體型最大的花嘴鴨


下圖的三位始終在一起,雖然途中有因為爭食而稍稍分離,但似乎不影響牠們的感情。不過那為白色姑娘還是身分不明。


奇怪的綠頭鴨三人組,其ˊ中一隻公鴨還突然間踏水而行

綠頭鴨的正面特寫一張,一看就覺得他的嘴很硬,難怪有句俗話:死鴨子嘴硬。其實活鴨子也是吧。



    為什麼放了那麼多張綠頭鴨呢?其實我是第一次這樣暢快痛賞如此近距離的綠頭鴨。第一次見到綠頭鴨是在關渡公園的二樓觀景台,還得透過單筒才有辦法辨識那裡的雁雁鴨鴨。這樣亮橙橙地看著他發光的綠頭及像是刻意上了小捲子的尾羽,再真真正正的看著鴨子一步一步地划水,這才是賞鳥之樂吧。


    話說,為什麼鴨子的羽毛可以這樣光亮呢?因為鴨仔的屁屁有著豐富的皮脂腺,他們總是不時地位牠們的羽毛上油打亮,這樣才防水也助於飛行。

這裡還有愛潛水的小鷿鵜,不過總愛躲在陰暗處,不喜入鏡,故不上相,只在這裡稍做點名。接著點名的還有白冠雞。

同樣是在清水濕地附近,這裡至少看見三隻以上的紅隼,有飛行版、停機版。停機版則是第一次見到。


停機版紅隼